老肖 wrote:<br>含泪看电视直播四川灾情,悲痛之余,令人费解的是:<br>1.国家地震部门干麻去了,唐山大地震的教训还不够吗?:!(<br>2.才三年的新学校教学楼为何如此不堪一击.:!(<br>3.是建筑设计问题还是施工质量问题.:!(<br><br> 据我所了解,目前我国家地震预报技术水平倒退了,远不于文革前的水平,76年唐山大地震,就有很准确的预测,只是因种种原因没有发布而已,只有一个县令冒着丢乌纱帽的危险发布了地震预报,该县只死亡一人,这是历史的悲哀,23万唐山亡灵在呐喊.<br>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四川汶川、北川一带为建筑抗震7度设防,学校医院等属乙级重要建筑,按此设计标准应该是:大震不倒,小震不裂。为何新建的框架砼建筑瞬间就轰隆坍塌?是国家标准出了问题还是此次地震太强了呢?是设计院没按设防标准还是施工单位在乱搞?是教育部门经费有限还是地方贪官在剥皮?:O):O):O)<br> 有本书《唐山警示录》,值得一提,闲暇时可读一读。 <br>我从设计角度来讲一下,其他方面还缺乏定论,不好下结论.<br>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4.0.3条及6.0.8条规定,本次地震相关城镇的医院及学校大多数应属于乙类建筑.<br>2.我们国家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是: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br>三水准是指:<br>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2%,重现期50年;<br>设防烈度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重现期475年;<br>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重现期平均约2000年;<br>三水准设防对建筑性能的要求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震不坏,基本地震可修,大震不倒.<br>两阶段设计:<br>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br>第二阶段: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br>3.该次地震的特点及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简单分析:<br>(1)该地区大多设防烈度为7度,而震后相关部门公布的烈度达到11~12度,远远超过设防标准,达到罕遇地震标准,因此对建筑物造成重大损坏;<br>(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2条规定了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类型,但对于本次地震中受损的一般的学校,医院,就其结构特点来看,是可以不进行该项计算的;<br>(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1条规定了建设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及危险地段,但从灾情来看,该地区存在大量抗震不利地段及危险地段,建设时也难以避开,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地表位错大量出现就是危险地段的特点;<br>(4)地震的影响依次是加速度,速度及位移,目前的设计手段仅限于加速度方面的计算,对速度及位移的影响采用抗震措施来保证,技术上可能并不完善;<br>(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1.2条规定: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因为该结构类型超静定次数少,一旦在强震下柱子出现塑性铰,连续倒塌将不可避免,1999年9.21大地震有不少该类型震害实例.但不幸的是,多数学校从功能考虑,都采用单跨框架,即教室内只有一跨,在一侧挑出走廊,这也是世界上历次地震学校都震害严重的一个先天不足.<br><br>现实情况是,在多数中小城市,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符合正常建设程序的项目,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先天的抗震薄弱部位,而居民自建的私房,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抗震性能根本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