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7|回复: 0

桂山-红花嶂穿越作业(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独啸山林
黄 山 洞
[$nbsp][$nbsp][$nbsp][$nbsp]10.1是出发的日子。我之前一天已到达河源,收到雨川报告到达惠州市的短信息后,就从河源市赶往会合进山地点博罗石坝。
[$nbsp][$nbsp][$nbsp][$nbsp]从地图上看,从205国道上的石坝镇到达黄山洞水库的山下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因此我到达石坝后一面等他们,一面在镇上寻找交通工具。本来6、7个人最合适的就是小四轮了,可是这个地处205国道、交通发达的小镇竟然找不到什么小四轮,只有无处不在的摩托车。
[$nbsp][$nbsp][$nbsp][$nbsp]等到雨川他们花了1个小时跑了80公里,从拥挤的高速公路下到205国道,再用了2个小时从惠州市到达74公里外的石坝时,已经近12点了。下得车来,发现队伍中多了一个野人,原来是大厅的厅长过客抵不住美丽的猫科动物的诱惑,偏向虎山行来了(或者是为了逃避更厉害河东狮子)。
[$nbsp][$nbsp][$nbsp][$nbsp]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要深入莽莽林海了,那就先饱餐了再说。于是红烧肉、豆腐、排骨、咸菜鱼头汤、青菜2盘,米饭2大盘上了桌(才60多元,饭管了个饱,要知道野人谷进入的门槛之一是一顿能吃3KG),这些既有脂肪又有蛋白质、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东西很快就被一扫而光。之所以要了2盘青菜特别是有较粗纤维的萝卜苗,是因为进山后将有几天不能吃到青菜,没有纤维素的摄入对肠胃是不利的。但是不是又说明,在山里的几天,以高热值、低纤维食物为主的我们,和以低热值、高纤维食物为主食的原始野人还是差别天壤的。
[$nbsp][$nbsp][$nbsp][$nbsp]摩托车把我们带到了黄山洞水库。从地图上看,水库大坝和溯溪起点尚有一段距离,于是再搭乘拖拉机进山。12匹马力的拖拉机驮着7个驴子,爬坡似有些吃力,拖拉机手称是因为还要加上我们背的大背包呢
溯 溪
[$nbsp][$nbsp][$nbsp][$nbsp][$nbsp]拖拉机把我们载到了马坑肚电站。大家纷纷下车,抖净征尘,洗一把脸。我拿出复印的1:18W的简易地图人手一份分发给大家,一面拿出指南针对照初步确定线路。
[$nbsp][$nbsp][$nbsp][$nbsp][$nbsp]从地图上看,红花嶂主峰就在马坑肚电站的正北。但在电站上是看不到主峰的,还隔了几重山。不过,如果登上北偏东约400米的山头,也许就可以看到主峰,而且应该有路通达四五百米处。但是,此山因村民炼山烧荒,已经成为一片童山秃岭了。不用说树,草都没有几根,在很低分辨率的卫星地图上都可以看到这片荒山,根本不值得我们大老远来从这样的地方爬山。因此我们就没有在此上山,而是准备沿山沟溯溪登顶。
[$nbsp][$nbsp][$nbsp][$nbsp][$nbsp]天气预报中所说的入秋以来第一场冷空气还没有到,顶着太阳,冒着酷暑,我们向大山深处进发了。北有即将来到的冷空气压顶,因此没有了往常的东南季风。冷暖空气相遇前是沉闷的没有一丝风的天气,如同台风来临之前是最闷热的低气压一样。在这样的天气下行进,而且时间是平常午休的2点左右,特别容易疲劳。所以走不多远遇到了溪流时,大家纷纷卸包濯洗,一路如是。到后来,九日他们一次湿身之后干脆就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蹬着溯溪鞋走,一有机会就泡。
[$nbsp][$nbsp][$nbsp][$nbsp][$nbsp]开始我们走的还是沿溪流和荒废了的山路行走,后来深深的草丛掩去了山路,那就沿溪流走吧。

可是到达海拔200多米之后,随地势的升高溪流有了较大的落差,水势强劲,在只有四五米或者二三米宽的地方冲刷出深深的谷槽,石壁也冲得非常光滑,再也无法在溪流中的石头之间行进了,只能在旁边的峭壁攀爬前进。
[$nbsp][$nbsp][$nbsp][$nbsp][$nbsp]这时候,背包重量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溯溪的时候我是边走边喝溪水,没有带上多少饮用水,背包只有30多斤,行走自如。九日、土地这些猛驴则从深圳背来了水,背包都有40多斤,所以他们很快在溯溪时湿身。也许,这些真正的驴子或者是还记得上次驮盐过溪时湿身后重量大减,这次也在溪中来了个“驴打滚”,可怜这次背的是睡袋等吸湿的东西。真是反被聪明误了。因他们背负重装,速度就拉后了些。雨川和孤叶一对冤家一路打打闹闹,时不时还要“吸”上几口,也在后头。过客则不失领导的沉稳,一路不急不慢。行程最大的发现就是女途了。这个自称新驴的唯一MM一路无论攀爬、溯溪、穿越、走山脊,都走在前列,而她攀爬的身手大有野人之风。惜乎她生在冰城而非水乡,若明年水性练好了,我要大力举荐她进野人谷同野。
[$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的行进线路完全是峭壁、激流、荆棘林组成,即使是走在密林中也是在60—70度的陡坡中穿越,方向也只能顺着溪流行进,速度很慢。趁等后队的时候,我卸包轻装登上最近的一座山头,再爬上树顶往北望,终于看到了顶峰,不过,估计直线距离还有2公里多。那么,必须在就近寻找宿营点了。
[$nbsp][$nbsp][$nbsp][$nbsp][$nbsp]汇合了后队,打开对讲机,我和女途还是走在前头,寻找合适的宿营地。走不多远,溪边一片草丛是这附近最适合的营地了。于是大家压倒这片草丛,把营地建好,难得还有一小片空地可以生火,取水也方便。这时,预报中的北风到了,夹杂着点点雨水,对是否继续留在此地宿营大家讨论了一番,结论是一手做好准备,开辟一条往上逃生的路,一面观察雨势,营地还是安在这里为好。扎好营地,生起篝火,大家围坐一起吃喝烤火,吹牛皮侃大山,最后把火灭了,各自钻进帐篷,度过了一个睡得并不沉稳的夜晚。
探洞与登顶
[$nbsp][$nbsp][$nbsp][$nbsp]一早醒来,一夜的强劲北风吹去昨日的闷热。加上清凉的溪水,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一振。
[$nbsp][$nbsp][$nbsp][$nbsp]匆匆吃过早餐,收拾行装,我们又上路了。

[$nbsp][$nbsp][$nbsp]今天仍然是沿溪流前行。地势平缓上升,少了昨天的流水深深下切的槽谷(地理学称嶂谷)和峭壁,行进容易多了。
[$nbsp][$nbsp][$nbsp][$nbsp]沿溪谷行走,有时也在岸边行进。岸边时而可见野生芭蕉丛,芭蕉丛下可见片片新翻的泥土和断开的芭蕉根茎。不用说,这是野猪(或者是箭猪)拱咬的痕迹了。走到这样的地方,我们或者用棍子小心探路,或者退回溪中,以防野猪夹危害。
[$nbsp][$nbsp][$nbsp][$nbsp]其实一般说来,临近村庄种有庄稼的山坡地才是野猪危害大的地方,也是人们防范的重点。但现在已不是单纯防御野猪危害农作物了,而是猎人为利而追逐野兽了,因此在这深山深处,还是要提防猎具啊。

[$nbsp][$nbsp][$nbsp][$nbsp]走着走着,发现溪边有一辆丢弃损坏的铁斗车,再往上走,发现一个磨损还不严重的大的汽车轮胎,看到这些人工的东西既有惊喜也有隐忧:开发已经到这来了。随后可以看到石块垒起的地方,我有意远离溪流探路,果然发现一条废弃的公路。大家顺公路走不多远,浓密的芒草就遮蔽了去路,只好又返回溪边前进。
[$nbsp][$nbsp][$nbsp][$nbsp]我们在白云嶂、象头山也遇上这样的情况:有荒废的公路路基,但荆棘荒草丛生,比在林中通过更加困难。这是因为修路时砍伐了树木,公路废弃后速生的荆棘芒草占据了这一地盘,成为优势植物,没有林荫的遮蔽长得更浓密了。

[$nbsp][$nbsp][$nbsp][$nbsp]再前行不远,眼前出现一个山崖,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石堆,再看还有草木编织做的工棚。溪流到此被引流了,但挡水的堤坝被水冲开,还是有股水从山崖泻下,流到几棵芭蕉树下,芭蕉下赫然看到一个人工山洞。

上前细看,山洞开凿在一个大石缝里,和大石缝成直角,洞口可见引入的电线、编织布。旁边还有个竖井,积满了水,不知深浅。
[$nbsp][$nbsp][$nbsp][$nbsp]站在洞口,感觉一股霉味,不过属于空气不流通的味道,没有特别。待了一会,感觉没有大碍,拿出手电、火机,我和过客先行,后面有几个跟上,洞口留守有人,我们就慢慢地进去了。
[$nbsp][$nbsp][$nbsp][$nbsp]一般而言,探洞,象这种不复杂的人工洞穴,最要紧的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防止缺氧可以时不时打着火机(或者带上火把、蜡烛)观察燃烧情况。但是煤矿矿洞的瓦斯气,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就会爆炸,所以还得闻有没有瓦斯味。不过这个岩洞还有积水,那就还得防止积水产生的沼气。
[$nbsp][$nbsp][$nbsp][$nbsp]沼气是有机物腐败时在缺氧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有毒可燃的气体,沼气的标志是含有硫化氢的气味即类似臭鸡蛋的味道。通常我们见到城市阴沟里常常会冒泡,或者在满是腐殖质的田沟一踩冒出的气泡,那就是沼气。当然在空旷的环境里少量的沼气不足以造成危害,但在山洞这样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就得警惕了。
[$nbsp][$nbsp][$nbsp][$nbsp]我们慢慢地趟过泥泞,泥泞并没有冒出气泡,在适应了开始的空气后,步步深入,也没有什么异常。走了大约七八十米,就到了洞的尽头。大家一起关了灯,停止了讲话。
[$nbsp][$nbsp][$nbsp][$nbsp]于是黑暗和寂静包围了我们。

[$nbsp][$nbsp][$nbsp][$nbsp]这是真正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和山顶洞人所看到的黑暗完全一样。
出了矿洞,我们再观察周围。
[$nbsp][$nbsp][$nbsp][$nbsp]这是在一处海拔约六七百米处、远离山下公路和村庄开凿的矿洞,作为配套工程,一条简要公路也通到了这里。从废弃工棚木头的腐烂程度和公路生长的草丛来看,这座矿井也许废弃了不过三、五年。
[$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在猜测,这是一个什么矿井?值得开辟一条工程量这么大的公路来配套,又为什么废弃了,品位不高?没有开采价值?那当初的勘探又是怎么回事?
[$nbsp][$nbsp][$nbsp][$nbsp]从地图上看,山北的河源也有一处甲耳矿山,也在大山深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矿。就我所知,此地东北25公里(直线)有山曰“火勒山”,山体由石英砂岩构成,有水晶石矿脉,地表都可以看到。不过很小,长的只有约有1、2厘米。离这30公里的新丰江大坝北侧365米的笔架山则由花岗岩构成,花岗石上往往可以看到金光闪闪的矿粒,小的如芝麻、大的如绿豆,是铜?金?!!!
[$nbsp][$nbsp][$nbsp][$nbsp]而此矿洞周围的岩石是青石。青石属于什么石我不清楚,变质岩?片麻岩?走没多远看到了一处石英砂岩有白色矿脉,我拿出指给过客看看是未成型的水晶石。

[$nbsp][$nbsp][$nbsp][$nbsp]不过,过了几天深圳的队友返回后,我再去一处探路。因只我一人,找了个60多岁的山民带路。这位老伯十分健谈。据他说解放前,河源埔前有大土匪头在临近解放时在桂山埋藏了十多二十担金银细软,为此还杀了掘洞穴的工人和挑夫几十人灭口。后来此土匪头随国民党逃往台湾,宝藏就不知所踪。此是后话。
[$nbsp][$nbsp][$nbsp][$nbsp]离开矿洞,我们继续前行,GPS坏了,估计也有7、8百米的高度了,溪流却不见得小了很多,可见山谷之大、集雨面之广和涵养水源的植被之密。终于,在午饭后的2点多,我们到达水源的尽头。在一处山沟一片高大的树林下,一股清清的泉水汩汩地流出,此地应该海拔有900米了。

约下午3点,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回首我们走过的路,可以看到直线距离9.62公里外的黄山洞水库,出发上山的马坑肚电站方位也基本可见。这7.86公里直线距离,竟走了17.89公里多(中间还有至少2、3公里GPS没有记录),十来个小时!看见线路之艰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展开地图,四野张望,刮了一天的强劲北风吹散了雾霾,能见度很好。这算是大片无人区靠近核心的地段了(卫星地图明显的绿)。正东十多公里外的飘带就是东江。脚下的红花嶂东坡是从河源埔前进山的福头坑(不过福头坑还是博罗石坝地方),有简易公里通山腰,估计可达700米处,是明天磨房惠州一帮驴友准备登顶的线路(后来他们走黄山洞由向导带领进山了)。东北方向直线距离13.4公里是桂山山顶,隐隐可见山顶的发射塔(不过同行的读书多的斯文人大多都看不到,只有我还有谁看到了),北边的万绿湖岸边,退水的湖岸是一圈黄土,湖水好象镶上了一层金边。西望是博罗公庄、龙门平陵,丘陵和盆地相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风强劲,出了汗体温容易散失,稍作休息,在山顶绑上红布条,我们就沿防火线往桂山方向走去,准备走到天黑前找个适合的地点宿营。

红花嶂顶的岩石和矿洞周围的岩石不同,是富含氧化铁呈赭红色的风化破碎的沙岩,大块的石头其实可以用手扳成几立方厘米的小石块。山势陡峭,加上踩上风化的碎石,走起来必须十分小心。我们沿防火带走了一个小时,天色渐渐已暗,该找宿营地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再说说昨天的露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昨天从下午进山之后就在山沟里钻,两旁的山坡基本都是50度以上的斜坡,根本没有平坦合适的地方可做营地,最后找到溪边一处稍平坦的草丛,把草压倒就成了合适的营地。

昨天,我们是在山沟和溪流边行走。今天,我们走在红花嶂到桂山间的山脊防火带上,应该说,宿营地的选择容易多了吧。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不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我们是在海拔700—900米之间的山脊上行走,两旁的山坡都是50—70度的斜坡,根本没有一块平地。我和雨川带了对讲机走在前面,希望找到一块山脊中稍平坦的鞍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好容易找到一处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其实也没有一块有帐篷大小的坡度在5度以下的平地),由于是和风向一致的南北走向的山脊和防火带,两旁是高高的树木,简直是形成穿堂风的风巷,当天吹的是强劲的北风,也不是个理想的营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再往前走,是一处呈U型的山口,山口是东西向,南北两旁是陡坡,风势小了很多,旁边还有人用火的痕迹。问题是这也不平坦。但U型坡地不平坦比往一边倒的斜坡要好一点,不平的地方还可以用维修防火带时刚刚铲下来的草铺平啊,况且风力小多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招呼大家过来,可大家都对这摇头。于是雨川、过客分别往山口东西两边探索,希望找到水源和平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海拔约七、八百米的地方,要找到水源是困难的,得下好远的地方。所以他们很快回来了,不过过客在西边1分钟路程的地方找到一块平坦的草地让我过去一起再看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错,这是块有近20平米的草地,算是很平的了,四周有3、4米高的树木遮蔽,风势也较小。再四周看看,没有会招来野猪的野果树或者有肥大根茎的植物。不过有2、3处新翻的泥土非常可疑,还有一些蚯蚓在草地挪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通常,山野有新翻的泥土往往意味着野猪或者箭猪的活动踪迹,而新翻的泥土往往使蚯蚓跑出地面。蚯蚓本身不可怕,但是以蚯蚓为食的蛇跟过来了就可怕了,因此,这也并不是理想的营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然而,天色渐渐晚了,再也不能寻找新的营地,我们必须在两个地方作出决定。在平坦的草地诱惑下,其他人都想到这块草地来扎营,于是大家把营地挪到这里来了。

既有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就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是在四周点响鞭炮。鞭炮炸响后散布的纸屑留有很浓的火药硝烟味,这都是蛇和野猪不喜欢闻到的味道,特别是以嗅觉灵敏著称的野猪对火药不太感冒(不过我听到另一个版本是:野猪若受到猎枪的攻击,会冲着火药味来,若猎人逃上了树,犟性子的野猪追过来会拱咬树干)。二是吃过的东西要用垃圾袋严密地扎好挂上树枝上,地下绝不能留下有香味食物碎屑留待明天清理,这些东西往往引来那些嗅觉灵敏的野兽(还好,广东这一带没有杂食性的大型动物黑熊)。三是睡觉前把头灯打到闪烁档挂在四周的树上,这些陌生的、闪烁的光亮不会对野兽产生好奇心,而是震慑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这样,我们在呼呼的风声中,又度过了一个夜晚。

一大早,大家都早早起来,因为今天要走的是山脊,沿途有700—900米,应该没有水补充的了。昨天最后补充水是下午3点,现在的水已经不多。早点走,太阳还不猛烈时希望不那么耗水吧。
[$nbsp][$nbsp][$nbsp][$nbsp]但是,今早一开始,大山就给众驴一个下马威,还没有开始热身,一个70多度、有百多米高的斜坡就开始考验大家。
[$nbsp][$nbsp][$nbsp][$nbsp]图:一个70多度、有百多米高的斜坡就开始考验大家

于是什么叫做“爬”山,猿人是怎么爬山的,我们一一做了阐释。背负着三四十斤的背包,在这样的斜坡上,脚下还是风化的碎石,不仅要手脚并用,而且还往往要“之”字线行走呢。
[$nbsp][$nbsp][$nbsp][$nbsp]登上这个高坡,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所走的线路又是一个三水线,而且高度更高,高差更大,坡度也更大。行行复行行,一山又一山,起伏的山峦在考验我们的意志和体力。所幸吹着清凉的北风,从南往北走,暮秋时节就是背对太阳,热度大减;还有是我们进入了林区深处,二十公里内都少有人烟,山峦起伏,林木森森,松涛阵阵,北望是蓝色的万绿湖,抬头是多么明净的蔚蓝的天,风景秀丽,这些都抵消了一定的难度,增加了趣味。

可是到了一个927米的山头(且称为927高地吧),前面往东北是桂山,往西是南山。往桂山,山脊上没有防火带,而且山脊走向是北偏东再折向东才通往桂山主峰,GPS显示这离桂山主峰直线距离是11.2公里(我以前在桂山测定了地标),目测实际行进线路应该不低于30公里。这时候,昨天下午3点最后补充的水每人已经只有2升左右了,携带这些水要走30公里是不可能的,而在这样高的山脊要找到水,可能要下降很多高度。于是大家确定,往西偏北方向,沿相对容易走的防火带走,到我们原先预定的另一个目标——南山脚下的田心村进发。
[$nbsp][$nbsp][$nbsp][$nbsp]还是这样的山,还是这样的坡,还是这样的路。有些斜坡即使四肢并用还是没有抓手的地方,只能在防火带的边缘抓树枝走。
[$nbsp][$nbsp][$nbsp][$nbsp]后来,光秃秃的防火带,变成了中间栽有阻燃性好的树种——荷树——的生物防护林带。走在这样的防火带,脚下是铲了草的、易于通过的土“路”,头顶有荷树遮荫,那个爽劲就甭提了。
[$nbsp][$nbsp][$nbsp][$nbsp]然而,既然是沿防火带走,就免不了还是走山脊,走东源县与博罗县的分界线,走分水岭。这样也就免不了一路上下起伏,上升高度后又是下降高度。一座座山头就象一个个高耸的烽火台,裸露出土层的防火带远看如同蜿蜒的长城。

渐渐地,红花嶂、927高地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原先只能远观的南山越来越接近了。这座只有954米的南山由于周围都是些5、6百米的山头,衬托出它的雄伟。再看山下的田心村,目测距离还在7、8公里之外,望过去中间是莽莽苍苍的林海,难道又是如同第一天一样的艰苦线路,得花一天时间才能下达?
[$nbsp][$nbsp][$nbsp][$nbsp]疑惑中,我爬上附近的一棵大树的树顶四周了望,再对比地图,想了想,心中有数了:肯定有下山的路径的了。
我在地图和实地看到了两地间有这样的村庄,再看到两地间横亘着的山脉,以及两地间地势最低处南山垭口,心里已经知道这应该有一条这样的小径了。

[$nbsp][$nbsp][$nbsp][$nbsp][$nbsp]山野行进,有一些道路往往隐藏在莽莽丛林中,但它有些标志或者其他的蛛丝马迹提示。比如今年年初,某头驴约我走惠州的XX嶂,他手头有1:5W的军用地图,但之前两次想找到一条山下直达顶峰的线路(或者开辟道路)都未果,只能走盘山公路登顶。这次他和我约定:他带FB队走盘山公路上,到达顶峰后煮了咖啡等候我们;我则带另一队人从山脚走直线登顶。我们分手不久,我在山下就看到了几个电话线杆通往山上,我就知道,我们会找到一条直线到达山顶的小路。因为有在用的电话线,肯定下面有一条维修的小路,不管它使用率有多少,终究是一条小路,而且是直线的路,不用开辟荆棘丛的路。果然我们找到电话线,找到了维修小路,比FB队提前半小时到达山顶。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听说有路了,后面几个都提起了精神,再加上现在到达南山垭口都在走下坡路,只有中间有几个几十米起伏的坡,大家加快了步伐前进。
[$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仍然走在队伍前面,先期到达垭口。首先发现了丢弃已久的水瓶、烟盒,再在北端发现了隐隐的小路。我只进入了十来米看了看,然后再在南端找路,也很快发现了路口,这样两端都有路口串起来了,不用往北的小路走多远来证实,可以断定,这就是沟通田心村和冬瓜坑村的捷径了。

[$nbsp][$nbsp][$nbsp][$nbsp][$nbsp]确定线路之后,我大吼几声,把这消息告诉了后面的队友。
[$nbsp][$nbsp][$nbsp][$nbsp][$nbsp]汇齐了后队,稍事休息,我们就走进了这条不知道有多少年开发史的南北捷道。
[$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条隐藏在密林中的小道,上面是参天的大树,下面是厚厚的落叶,旁边是潺潺的流水,四周是野花和鸟鸣。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2-22 21:17 , Processed in 0.4526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