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的西南,距县城3 8公里,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开始建村,至今已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大都姓董,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实际可考的开基祖为南唐时的董合,是一个拥有相当多土地的庶族地主.其第三代董文广兴教办学,培育子弟,因而在明代科举昌盛,人才辈出。至明代中叶,村子经其二十二代刑部郎中董燧的改建治理,规范整饬,井然有序,至今仍大体保持原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他说:“其处寰绕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现在,全村有820余户,4200余人,耕地3572亩,山地53400亩,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为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徐霞客说的“五桂坊”,是指董氏的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仪、董师德、董师道兄弟叔侄五人,在宋仁宗景佑甲戊(1034)同科进士而建的纪念牌坊。从董文广大侄子董淳中进士起,至明代进士董时望,近五百年间,全村共有进士32人。清代董光乾,考到99岁,同治帝礼念其年迈志坚,恩赐他进士出身,加上他,流坊就有33名进士。宋代还有董德元中文状元,董 策对抗金方略评为第一,被称为武状元.全村获举人与相当于举人功名的约100人,任知县以上官员的超过50人,最高的官员为参知政事。董氏还有两名御医和多名对理学 、经学、文学、武学、书法、建筑经商等有造诣的人。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代万历时有26所,清代道光时达28所。可风流坊文风之盛。自明中叶起,流坊还从事竹木经营,生意兴隆,使其有财力整治村落,修建祠堂,营造宅第,振兴文教,这又维持了流坑近五百年繁荣。 流坑村四面环山,恩江从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龙湖,将湖水与江水联为一体,使流坑村成为山环水抱的胜地。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由牛田镇至村口,浓荫复盖十余里,景色极为优美。村子经董燧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以七横一竖的较宽的街道相联,在宽巷的头尾,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的要求。全村外有恩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全村现有明清住宅260余栋,祠堂50座,宫观庙宇8处,文馆、戏台各一座。它们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雕刻、彩绘,都很精致细腻,令人赏心悦目。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联匾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且多出自名家之手,宋代朱熹,明代杨士奇、金幼孜、罗洪先、曾同亨,清代董士标、刘绎等,均有联匾留传。虽经数百年风雨沧桑 ,无论书写 、雕板、纸张、印刷,都属上乘,刻印的谭纶、聂豹、罗洪先等人的手迹,遒劲有力,流畅飘逸,使人爱不释手。在流坑村观光浏览,遍布全村的古建、雕刻、绘画、匾联,禽藻飞翰、镂金错彩,真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回顾流坑村一千余年的经历,在前五百年,走的是亦耕亦读的道路;在后五百年走的是既亦耕亦读,又亦工亦商的道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坚韧性和由宗法制度所巩固、强化的血缘关系,以及儒家理学的传统思想,是它能够千年不散、长期繁荣昌盛的关键。在董氏家族世世代代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营下,使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吉、抚二州,以至江西全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可以说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代表,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典型。在这样的穷乡僻壤之中,在不发达的中世纪的生产方式之下,居然能创造如此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这是历史的奇迹 ,人类的骄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运的衰落,也给流坑带来了不幸。经过太平天国革命、北伐战争、红军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的血与火的考验,这座古典的村落竟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