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175|回复: 93

聊聊摄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用眼睛发现美,用相机记录美, 用网络传播美, 用心灵感受美, 这是我拿起相机的初衷, 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但是, 万事开头难, 有些朋友不知从何入手或者会被专业的摄影教材吓倒, 一连串的公式数据之类的总是让人望而却步, 如果你是高手, 看到这里就可以离开这个帖子了, 再往下看, 你会因为内容的肤浅而发笑的。 没错, 这个帖子事实上是一个新手为菜鸟准备的, 老鸟和大虾是不屑于读这些 更不屑于写的, 可是我想, 山友不是蜂鸟, 更不是无忌, 可能有一些朋友需要这种浅显的文章, 如果你发现以下的内容有两三条是你想了解的, 那么你不妨接着往下看, 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一些关于摄影的基础知识:
1.相机知多少
2.光圈快门和曝光
3.认识你的相机
4.测光和对焦
5.不得不说的镜头
6.数码时代的暗房技术
7.摄影技术浅浅谈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1.相机知多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想拍照片 当然先要拥有一部相机 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相机 都有什么种类? 又有哪一部是适合我的呢?大的分类上主要有胶片机和数码机之分 胶片机我们抛开不讲 只介绍一下数码相机 在这个年代 可能99%的初学者首先接触的都是数码机 既然不接触胶片 我也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介绍什么35MM 120 双镜头和旁轴了(其实真实原因是我对胶片的了解也很有限 嘿嘿)我们还是直接从数码开始吧
经常听到有人说到相机就说它是多少多少万象素的 其实这样描述是很不准确的也是不全面的 就好比你准备买汽车 如果只知道排量要1.0以上的就兴冲冲的直奔汽车市场 你会发现将有一万多种车等着你 所以仅仅知道一个参数是不够的 现在的市场上的数码机 大致有如下图所示的分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点评

图片叉叉了,驴修改一下吧,点击修改-高级-纯文本-把3hiker…….jpg改为3hike.jpg  发表于 2012-5-9 13:22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看了图你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那么DC和DSLR有什么不同呢?DC者Digital Camera也 相当于胶片时代的傻瓜机 适合一般家用 当然了 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 傻瓜机也越来越聪明 除了拥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以外 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功能 至于DSLR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缩写 有着丰富的手动功能 和更换镜头的可能 这样就给机器功能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主要是成像质量方面)关于二者的异同 请看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不难看出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景的不同 DC是直接通过CCD(相当于大家熟悉的胶卷)经过光电转换来取景 而DSLR是通过反光镜取景 CCD只用于成像 单反用这种取景方式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两点
一.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象比较真实和明亮 而DC毕竟是通过光电转换的 只要经过转换 就无法100%还原 色彩亮度和精度都不如光学取景器 (不过我相信 假以时日 随着电子取景器技术的发展 终有一天会取代光学取景器 )
二.DSLR不需要利用CCD取景 就减少了噪点的出现和提高了抓拍速度 因为DC在取景时CCD是工作的 拍摄时必须先清除留在上面的电荷 也就是按下快门到成像实际上是有个时间差的 这被称为快门时滞 正是上述两点使得DC的性能在某些方面无法超越单反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DC旗舰和单反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啊 的确 它们在外观上十分相似 但是正如比亚迪F3学的再象也不是花冠 旗舰机也仅仅是貌似而已 它不能象单反那样更换镜头 单反也不能象它那样在机背的LCD显示屏上取景 那块屏幕只是用来回放照片用的
对相机的种类有了了解之后 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相机呢?我的建议是首先搞清楚自己的使用目的 如果你是用来记录生活 拍些到此一游的旅游片 只需要按下快门然后在屏幕上看结果的 那么就选择DC 如果你比较注重过程 追求尽善尽美的画质 享受拍摄乐趣 那么就选择DSLR 奔驰宝马固然好 QQ奥迪亦逍遥 我们的口号是.....只选对的 不选贵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2.光圈快门和曝光
一张合格的照片 需要有合适的曝光 我们常常遇到把照片拍坏的情况 或者太亮 或者太暗 而所谓合适的曝光量就是我们追求的明暗适中的状态
而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是确定曝光量的两个因素 打个比方 如果曝光量是瓶子里装的水的话 那么光圈就是瓶口的大小 快门速度就是把水倒出来所需要的时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显然 这二者是反比关系 相同的曝光量 光圈大 需要的曝光时间就短 光圈小 需要的曝光时间就长 我们都知道相机的成像原理 也就是著名的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是什么?晕 如果真的不知道的话 兄弟 那你的初中毕业证肯定是混来的 鉴定完毕 请回去面壁思过吧)
不难理解 快门速度就是打开小孔让光进入所用的时间 小于一秒的时间被表示为1/xS 例如1/15S 1/125S 1/250S 1/1000S 快门速度影响到“凝固”画面的能力 对于运动的物体 越快的速度画面越清晰 反之就会越模糊 效果如下图所示 人们可以利用快门的特点来表现不同的效例如表现运动的速度感 和拍摄车灯的拖影等等 需要注意的一点 有时人们为了简化 往往会把分子省略 于是就会说我这张照片的快门是125之类的话 这时可千万不要认为是曝光了125秒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光圈又是指什么呢 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 它是一个环形 可以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 控制曝光时光线的亮度 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 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 若只需要少量光线曝光时 就将圆孔缩小 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的计算单位我们称为光圈值 它的编号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 其中,f/1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 光圈值的分母越大 进光量就越小 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人们往往也习惯简化的说光圈是8 光圈是4 实际是指它的倒数 数字大的反而小 缺乏经验的朋友常常会被迷惑

相邻的两个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被称为级数 例如f/8跟f/11之间相差一级 关系如图所示
为什么需要不同的光圈呢?是因为光圈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景深 至于景深的概念 我们将会在镜头一节中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3.认识你的相机
当你第一次拿到一部相机的时候 会不会被上面各种各样的开关和按键搞的眼花缭乱 不知所措?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妨来“看图识字”一番

镜头占据了机身前面 侧面通常是储存卡和各种连接线的地盘 而底部则留给了电池仓和脚架插孔 于是顶部和背面成了主要的操作区 下面 我们来对常见的操作和部件做个了解 先从机背开始吧
LCD显示屏:越做越大 精度越来越高 用来回放照片和显示各种拍摄参数和设置状况 DC可用来取景 DSLR则不能
显示按钮:开关显示屏及切换显示模式 关闭显示屏可以节电 阳光强烈的时候建议关闭
取景器:DC是电子的 DSLR是光学的 都是不受强光影响的
删除键:不好就删 是相机数码化后的最大好处 同时也可能是最大的坏处 拍摄越来越随意了
菜单键:大量的设置 根据不同的型号而不同 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通常可以选择图像的尺寸精度 测光模式等等
回放按钮:切换拍摄和回放模式
方向键:用于操作菜单 控制照片回放 现在很多型号把一些常用的功能也集成在四向键上 比如闪光模式和ISO设置等
快捷键:各厂商根据不同的需要 设计了一些快捷方式 比如曝光补偿 曝光锁定 目的都是提高效率 增强操作性
机顶部分
闪光灯:通常简称内闪 是相对于外接闪光灯而言的
热靴:外接闪光灯的接口 闪光灯是很有用的附件 绝不仅仅是晚上拍摄才用的 补光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
变焦杆:DC独有的部件 用于改变焦距 回放的时候用来缩放图片 DSLR的变焦是通过操作镜头实现的
拍摄模式转盘:
自动档:恭喜你实现了第一个家庭梦想 只要选了AUTO 你就拥有了一部全自动傻瓜机
P档:程序档 其实也就是自动档 可以多调几个参数 例如白平衡 ISO之类 比自动档聪明一点
光圈优先:确定光圈后 相机计算出所需要的快门速度 景深控制的重要手段
快门优先:确定快门速度后 相机计算出所需要的光圈 利于速度控制来实现一些效果
手动档:就是手波和自动波的区别 费事 但随心所欲 操控乐趣 尽在手动
场景模式:针对特定的拍摄情况和主体 使曝光 白平衡及影响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人像模式会有比较小的景深从而突出主体 运动模式会有较高的速度保证主体清晰 尤其是DC上提供的种类越来越多 图的就是一个方便
短片模式:DC可以拍摄AVI或者MPG格式的短片 主要的参数有每秒的帧率和连拍的时长 参数当然是越大越好 但是不同的型号实际效果相差很远 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好坏 而DSLR由于工作原理的原因是无法拍摄短片的 这点有些遗憾
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 在不同的光线下 对不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 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 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 感到它是白的 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 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 而CCD这种能力很弱 需要我们来告诉它选择什么环境 常见的有晴天 阴天 荧光灯 钨丝灯等
ISO:ISO在传统相机上就是胶片感光速度的意思 引申到数码相机上就相当于CCD感光速度 通过调节ISO值 可以使CCD的感光敏感度改变 并且 ISO越高CCD感光速度越快 ISO的数值每增加1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应的提高1倍 比如ISO200的感光度比ISO100感光度的感光速度提高1倍 ISO400的感光度比ISO200的感光度提高1倍 并依此类推 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 反之 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获得正确的曝光量 因此 在光线比较暗淡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往往可以选择较高的ISO感光度 从而保证一定的速度以防拍虚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加大ISO会增加噪点 画面会变得粗糙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4.测光和对焦
明暗适度 画面清晰是一张合格照片的基本要求 我们前面说过了光圈快门和曝光量的关系 那么 相机是如何确定正确的曝光量的呢?这就要需要通过相机的测光系统来实现 测光的原理就不说了 还是以实用为主 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测光方式 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效果如下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4.测光和对焦
明暗适度 画面清晰是一张合格照片的基本要求 我们前面说过了光圈快门和曝光量的关系 那么 相机是如何确定正确的曝光量的呢?这就要需要通过相机的测光系统来实现 测光的原理就不说了 还是以实用为主 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测光方式 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效果如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 评价测光:又称平均测光 多点测光或者分割测光 它是一种将画面分割成数个区域 各自独立运算后再统合整理 取得一个完整曝光值的测光方式 这种测光方式运用的比较广泛 能适应大多数场景的需要 可谓面面俱到 老好人一个 谁都不得罪 但是也没什么重点
2 中央重点:这种模式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大多习惯将对焦部位置于画面中间 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光原件 会根据来自画面中央某一比例的测光值 搭配另外一搜集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 经过 CPU 对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 取得到拍摄的建议测光数据 可见 它的目的性比平均测光要强一些 在一般正常拍摄条件下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模式 但如果画面主题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摄 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3 点测光: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 根据这个区域测得的光线 作为曝光数据 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 但是如何选择测光点要比较谨慎 因为选择的地方不准 常常会引起过曝或欠曝 点测经常要结合曝光锁定使用
熟悉了测光方式以后 我们再来看看曝光补偿 :相机的自动化虽然越来越高 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 有的时候的确傻的可以 尤其是在采用平均测光和中央重点模式时 比如拍摄雪景时 相机会误以为白茫茫一片 画面足够亮了 所以给出的快门光圈组合使曝光量不足 又比如拍一个穿黑衣服的人 相机又会自作聪明的增加曝光量 因为它傻乎乎的以为不够亮啊 实拍效果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加黑减”原则 这种情况同样适应于拍逆光人像的时候 也需要增加曝光 但是和普通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一味增加曝光量 又会使得亮部细节消失 所以 我认为逆光情况下使用闪光灯是最佳解决途径
有了合适的明暗 又如何得到清晰的画面呢?我们知道 抖动是清晰的大敌 拍摄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持相机的稳定 这可以通过使用三脚架和提高快门速度来解决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对焦的问题 焦点不实使画面模糊 对焦的英文学名为Focus(不是福特福克斯哦) 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 分别是自动对焦 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自动和手动很好理解 多重是指可以选择画面上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对焦点 方便应付被摄主体不在中心的情况 对焦的操作很简单 一般的流程是 对准对焦点 半按快门 相机合焦 保持按住 重新构图 然后拍摄 那么失焦有那些常见原因呢?
1 环境反差低 这种情况应该找画面里和被摄主体距离一致的东西先对焦 然后锁定重新构图拍摄 例如一面白墙相机是很难聚焦的 但是墙上的一幅画对焦是很容易的 偷梁换柱 明白了吧
2 运动物体 跑的快 追不上怎么办 可以选择连续AF功能 会有一定效果 相机会锁定运动的物体 不过对镜头和相机本身的要求很高 还有一种方法是估计提前量 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 所以体育记者是很牛的 波哥拍的球赛也是很赞的
3 环境光线暗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把主体照亮 或者用手动来对焦 考眼力的时候到了
4 主体不在画面中央 解决办法很简单 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锁定焦点 重新构图 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 但是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太简单了 反而容易忽视了
熟悉了测光和对焦之后 我们应该明白了如何去拍一张合格的照片 请大声的告诉我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汗.....)不对 应该是准确的测光和对焦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5.不得不说的镜头
机身说白了不过是个有小孔的黑盒子 镜头才是相机的灵魂 镜头对于画质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C和DSLR的镜头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是DSLR的镜头相对复杂一点 我们来着重了解一下 写到这里 让我想到了一个IQ题 问一只猩猩面对美女和相机会如何选择 答:肯定是相机啦 因为会自动变焦(蕉)的嘛 呵呵 连猩猩都知道变焦头是好东西 所谓变焦头是可以通过移动镜片组改变焦距的镜头 方便构图 可以随心所欲的把景物拉近推远 减轻重量 不用为了不同的焦段带上一堆头 好处多多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 体验一下变焦的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但是有优点就注定有缺点 工艺复杂 成像质量较低 质量好的价格又相当昂贵 与变焦头对应的是“变焦基本靠走”的定焦头 每个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 它和变焦头形成了一对有趣的矛盾 可以说定焦的优点就是变焦的缺点 定焦的缺点就是变焦的优点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追求最佳的画质 那定焦头将是不二的选择
除了这种分类之外 按照焦距的不同 镜头常分为标准镜头 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所谓标准镜头简单说 就是与人眼的视角相近焦距的镜头 覆盖更大视场的镜头就被称为广角镜头 集中在较窄视场的镜头则被通俗地称为远摄镜头 通俗的说广角镜头看的更宽广 远摄镜头能看清更远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对于35MM胶片相机来说 50MM焦距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由于35MM相机的广泛使用 现在标头常特指50MM焦距的镜头
看看上面的图片 我们可以认识一下镜头上的标识 除了焦距以外 最大光圈值是镜头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这么说 光圈越大 镜头越好 当然这么说得是在同级的情况下比较 比如canon50/1.8的市场价750 而50/1.4的则要2900 为什么光圈相差0.4 价格就相差如此多呢?其主要原因应该是1.4的会得到更完美的成像效果 首先 大的光圈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 这样就会在昏暗的环境里得到更快的速度 从而减少拍虚的几率 其次 光圈越大 景深越小 而对景深的追求 恐怕是每个影友都无法逃脱的魔咒
镜头按照驱动模式又分为手动头和自动头 按照拍摄适用类型又分为人像头 微距头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在上文中 曾多次提到景深 这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呢?通俗地讲 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与最远点的距离 较大的景深可以表现深远的场景 把前景中景远景都清晰的记录下来 而较小的景深会让背景变的很模糊 从而突出主体 这点在人像摄影之中尤为重要 是不是还不太理解呢 那么请看下图 我们不看广告 看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看到上面的效果 应该不难理解景深的概念了吧 也能理解为什么色友们为什么要疯狂追求大光圈了吧 可是也有例外 曾经有位仁兄看到我拍的人像后发表了一番宏论 他说 我看你的相机也不怎么样嘛 只有前面拍清楚了 后面都很模糊 还是我的相机比较好 前后都拍的很清楚(来人啊 给我把他拖出去 狠狠的打) 不过有一点需要澄清 光圈也不是景深的全部 镜头焦距和摄距(拍摄距离)是另外两个要素 焦距越大 景深越小 距离越大 景深越大

接下来 我们来浅谈一下滤镜 所谓滤镜就是附加在镜头前面的那个玻璃片 通过增加滤镜 可以调整色温 控制反差 平衡光比 营造特殊效果 常见的有UV镜(紫外线滤镜 可以滤除肉眼不可见的紫外线 由于无色透明 也常用来保护镜头)偏振镜(有助于减少眩光和反射光 可以使天空发暗 云彩发亮 水面更加清澈 可以拍清楚玻璃后面的物体) 中灰滤镜(可以减少通过镜头的光量总和)色彩滤镜(增加各种色彩 相当于有色眼镜) 每种滤镜根据口径不同 又有若干规格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最后我们来说说镜头卡口 卡口就是镜头的尾巴 通过它镜头才能连接到机身上 由于各厂商开发的技术原因和经济因素考虑 长期以来 形成了百花齐放互不匹配的局面 也就是说佳能的头不能装在尼康上 尼康的又不能用在美能达上 只能用原厂的 或者用专门生产镜头的副厂的(例如适马 他们的同一款镜头 通常有几种卡口类型)这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中是很令人头痛的 入了C家就无法享受小竹炮的效果 入了N家又无法体验小白的快感 郁闷啊 我就纳闷了 秦始皇当年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 为什么就不顺便把卡口也统一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6.数码时代的暗房技术
胶片时代 暗房的主要工作是冲印 数码时代 photoshop就成了我们的暗房 这一节 我想说的不是具体的PS技巧 一方面现在介绍PS的书籍和网站数不胜数 网上的PS高手也不计其数(看看倒霉的千变万化的小胖就知道高手有多少了 呵呵)大家有兴趣不妨自己去学习一下 另一方面 主要是因为本人也是PS菜鸟一只 修片的水平也仅限于拉拉曲线 调个对比 修修红眼 加个锐度的层次 连磨皮都不会 所以就不献丑了
我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是数码暗房技术的必要性问题 现在对于数码片要不要做后期的问题 往往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所有的后期处理都是罪恶的 他们追求十足的“原汁原味” 另一派则支持PS 认为适度的后期处理是必要的 在这个问题上 我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后者的 当然有一点我要事先声明 我
所支持的后期处理 绝对不是那种移花接木 改头换面式的“乾坤大挪移”也不是疯狂磨皮 描眉画眼 欲把天下人处理成同一个人 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式的“模板”风格 也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柔 动辄就做个反转片效果 甜度达到4个加号的“糖水片”事实上 我所提倡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更好的还原色彩 真实的再现场景 更佳的表达拍摄意图的一些做法
也许有的反PS者看到这里会说 不裁不剪 不调颜色不加锐不就是最真实的吗 为什么要PS呢?其实他们错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 什么是所谓的原汁原味
先说裁剪 我们知道 无论是光学还是电子取景器 都无法实现百分百的视场 也就是说从你拍摄的那一刻起 形成的画面就是和你看到的画面有出入的 也可以说是裁剪过的 而且冲印的时候 不同的尺寸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十寸的像片是5:4 而一般DSLR生成的图片是3:2的 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裁剪 所以 不要认为裁掉一点就不是原版了 就不真实了 能更好表达主题 适度的裁片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相当于二次构图嘛
当然 要是一味依靠后期剪裁而忽视了前期构图 以裁代构是不可取的
其次 关于色彩锐度等问题 是不是可以不处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相机的广告说 某某相机又采用了新一代的图像处理引擎 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相机内部的后期处理嘛 和我们所说的PS其实是一回事 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相机里的微电脑芯片的自动处理 一个是PC机里的手工处理而已 换言之 当你从卡里读出一张所谓“原片”的时候 就已经是被处理过的了 既然如此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五十步笑一百步 抵制后期处理呢?
有经验的朋友也许会发现 DSLR出的片片有时还不如DC出的效果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很简单 是因为DC为了迎合消费群 事先做了很多处理 加大了对比度 饱和度 和锐度 所以出来的片片比较好看 而DSLR则给用家留了更大的余地 前期处理比较少 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曾经用过一个比喻 一个女人 是浓妆艳抹之后方便化妆还是素面朝天的时候容易造型呢?这个道理可能用脚趾头也能想的清楚吧 所以结论是 要追求原汁原味 更需要后期处理 使用DSLR而做出卫道士的样子 拒绝PS 是毫无道理的 当然 后期的好坏涉及个人审美能力 P出来的结果究竟是国色天香还是庸脂俗粉就要看个人的修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7.摄影技术浅浅谈
前面罗嗦了那么多 其实一直是在说摄影三要素“用光 构图 技巧”中的技巧这个环节 技巧再熟练 也只是技师 而不是摄影师 正如画店里画炭精人像的 无论他画的再象也充其量是画匠而不是画家 技巧之外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没有技巧 但是不能没有感觉 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没有拍摄的激情 再完美的画质也是没有吸引力的 接触过摄影的人都听过一句话: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个头 经典啊 至理名言就是至理名言
其实写到这里 我知道我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因为“用光 构图”这些事情是自身艺术修养的外在体现 需要用心体会 长期积累 提高审美情趣 而不是能靠一二三四就说的清的 更不必说什么“意境 思想”之类玄之又玄的东西了
在此 我只大概说一下我所知道的光的类型吧 摄影 顾名思义是拍摄影像 但本质是在记录光线 所以对光的特性有所了解也是必要的
有个段子 说一对老夫妻去照相 摄影师问:大爷 你们要逆光 侧光还是全光?老大爷说:我全光可以 我老伴最少也要穿个短裤 ... 呵呵 全光我不知道是指得什么 但是前面所提到的是不同的入射角度光线的种类
1 正面光 摄影者背对太阳 即由照相机后面射来的光线 亦称顺光 因为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沐浴在直射光中 面对相机部分到处有光 所得结果是一张缺乏影调层次的影像 用正面光特别是高的正面光拍摄面部时 可能不好看
2 前侧光 也称斜射光 光线投射的方向与景物、照相机成45度左右的水平角度 这类光照出现在上午九、十点种和下午三、四点种 这种光线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 被照明的景物 投影落到斜侧面 有明显的明暗差别 可较好的表现景物的质感 景物有丰富的影调 突出深度 产生立体感的效果
3 侧光 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 同景物、照相机成90度左右的水平角度 这种光线能产生明显的强烈对比 影子修长而富有表现力 采用侧光摄影 可造成较强烈的造型效果
4 逆光 是指从照相机相对方向射来的光线 白光勾画出景物的边缘并与景物之间造成纵深感 用逆光表现晨物 可使景物的影调层次丰富 采用逆光 被摄对象在明亮的背景前会呈现暗色的剪影 这种高反差影像 既简单又有表现力
5 顶光 即来自顶部的光线 与景物、相机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 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 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 造成 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 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这种光线拍摄人物
6 脚光 和顶光相反 恐怖片看过吧 或者老电影里的坏人 嘿嘿 人像慎用
(以上这段光种类的描述不错吧 嘿嘿 因为基本上是我抄的)

这本来应该是分量最重的一部分 但是却很遗憾的写的很潦草 实在是能力有限 不知从何说起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此继续讨论 我这里权且抛砖引玉吧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 足以见得你很有耐心 且对摄影真的感兴趣 居然把这样的帖子都看完了
我相信 你将来一定会在摄影上获得乐趣的 不是因为这个帖子 而是因为你的兴趣
最后再补充两句 小弟水平有限 欢迎砸砖
发表于 2007-1-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好帖,及时雨呵。:I:I:I赶紧收藏了慢慢看。。先谢过楼猪了。B)。。动作蛮快的。。:)):!(:!(:8)
发表于 2007-1-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聊聊摄影

有用啊,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2-21 23:11 , Processed in 0.3798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